一、平台简介
为推进跨学科跨学院合作,构建以农业绿色发展为目标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合作平台,中国农业大学成立“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张福锁院士任院长。耕地质量与产能提升平台面向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重大需求,以全国13.9亿亩中低产田为对象,设计了障碍因子消减、耕地质量保育、产能综合提升和区域模式集成应用等四个研究任务,平台主要方向包括:(1)酸化、盐碱、结构、生物等典型障碍的发生机理及消减技术;(2)土壤增碳提质、生物系统调控等肥沃耕层构建及健康土壤培育技术体系;(3)土肥水种管要素集成等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技术模式;(4)中低产田典型场景技术模式构建及示范应用。平台核心内容聚焦中低产田治理、耕地质量保育、产能提升等研究内容,初步构建了宏观调控+技术支撑的研究体系,为解决我国中低产田土壤障碍多发,资源禀赋不匹配、农业基础薄弱、产能低且不稳等“卡脖子”问题提供技术支撑,构建区域农业绿色发展全程解决方案,支撑“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国家战略。
二、应聘条件
1、获得博士学位3年以内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
2、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含35周岁);
3、有志于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做出贡献,具有在农村生产一线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4、基础理论坚实、专业能力强,具有农业资源环境(植物营养学、土壤学)、作物生产(农学、园艺、植保)、生态学、微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专业背景;
5、具有高水平英文文献阅读和写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在相关领域以第一作者发表过科研论文;
6、有高度责任心,强烈的服务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7、入选者办理入站手续时须将人事关系转入中国农业大学并保证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8、未获得学位但符合答辩要求的博士毕业生也可申报,获得学位后可进站工作。
三、岗位类别及待遇
(一)岗位类别
1. 兴农青年学者岗
面向国内外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在学校核定的进人规划内招收的博士后,作为学校补充新教师重要渠道实施贯通培养招收,基本年薪25万元起。
2. 创新团队岗
主要面向学校重点学科、科研平台、创新团队和新兴前沿交叉学科等招收,基本年薪20万元起。
3. 科研项目岗
主要面向承担国家、省部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负责人等招收,基本年薪12万元起;绩效津贴另按协议约定执行。
(二)岗位待遇
1. 职称认定:进站后,可申报认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满足学校相关条件,可申报认定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 配套资助:国家资助期内的国家项目博士后人才计划入选者除享受国家支持经费外,还可叠加获得学校资助10万元/年。
3. 科研奖励:享受学校规定的教职工科研奖励政策。
4. 表彰奖励:设立学校“优秀博士后”奖项,鼓励在学术研究、科技创新、工程实践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博士后。
5. 在京落户:博士后进站可将户口迁入海淀区东西校区,出站符合北京落户条件的,可解决本人、配偶及子女在京落户等。
6. 公寓分配:学校优先向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等博士后人才计划的博士后提供公寓。
7. 购房资格:在站期间,可按北京市相关政策参与共有产权房等保障性住房申请及购买商品房。
8. 五险一金:学校按国家和北京市有关规定为博士后人员参加北京市社会保险,缴存住房公积金。
9. 其他待遇:享受在编教师同等培训机会,在工会福利及子女入园入学等享受与教职工同等福利待遇。
四、岗位职责
1. 协助平台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与应用推广工作,完成论文写作并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2. 进站后在研究院重点领域开展研究;协助平台进行管理和研究生培养工作等。
五、应聘程序
有意者请提供如下材料:
1、个人简历和已发表科技论文情况;
2、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及复印件;
3、两名专家推荐人姓名及联系方式(电话、E-mail);
4、其他能证明本人能力、水平的相关资料。
5、主题注明“博后应聘+本人姓名”。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光州、朱齐超、张俊伶
联系地址: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电子邮件:wanggz@cau.edu.cn或qichao.zhu@cau.edu.cn 联系电话:13681202677
七、其他
1. 平台自本启事发布之日起受理申请材料,对申请者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未通过者,恕不另行通知,应聘材料将予以严格保密。此招聘长期有效,直至招到合适人选为止;
2. 关于博士后招聘程序或政策方面的问题请联系人事处寇老师:010-62736706,bsh@cau.edu.cn;
3. 其它详细内容请参考中国农业大学人才工作办公室“博士后”专题网站(http://rcb.cau.edu.cn/col/col35796/index.html)
4. 工作地点: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
2023年03月24日